〈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觀展小記-那些無以名狀的事

在之前的文章有寫到這麼一段文字:
藝術家的正職是創作,在創作出能夠與人呼應的作品之前,得先跟自己呼應……那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那你該怎麼做?只有不斷地挖掘自己,甚至有些藝術家將自己的過去的傷痛化為創作,比如說近期在北美館展覽的塩田千春,直視自己記憶中的創傷。」

老實說在展覽開始之前我並不知道塩田千春這位藝術家,但看到北美館的展覽檔期和介紹後就覺得一定要現場來看過才行。也很幸運地在疫情期間,北美館努力地將展覽時間延期,讓我有機會在疫情期間擠進北美館,如願以償的看到這檔展覽

而親臨現場後,更能感受到這檔展覽撼動人心的程度!塩田千春將展場現場打造成一個夢境,利用白、紅、黑三色絲線纏繞在空間中,搭配上現成物來訴說自己的「記憶」,走進其中,絲線裡交織的記憶與踏入的現實變得模糊,讓我感受到以下幾個元素:

1. 進入內心世界的方式
將空間變成一件作品,且作品可以將觀者整個包覆起來,配合燈光,營造出類似幻境或夢境的環境,因此我們在走進展間時,就像是走進藝術家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沈浸在不是那麼真實的環境裡頭,就像頂著昏昏沉沉的腦袋,看向自己夢境的感覺,然後走進展間,開始探索這美麗卻充滿創傷的地方。

2. 探討我們常會遇到的議題
為什麼是創傷呢?先前提到有些藝術家會將自己過去的傷痛化作創作,加上藝術家本身就是超級敏感的雷達,他們接觸到的議題,像是生與死、夢境和創傷等內容,是需要透過創作才能消化的。藝術家心中那些不確定性和不安,雖然對創作是正面的創作意欲,能幫助她把想法做成有形的作品。像是〈In the Silence〉就是將她9歲的童年記憶轉化後重建出來的場景,火災引發了她無以名狀說不出口的恐懼感,但展場卻看似美麗,利用對於燒化物件的美好想像,引起觀者的共鳴。

3. 一種「救贖」的過程
在進入展間的時候,我彷彿進入藝術家的內心,看著一幕幕對她來說相當重要的一則記憶。向自己內心挖掘是一件很赤裸裸的事情,就像失戀或是失去重要的人一樣,得不斷地重新經歷那段過程,因此在創作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那為什麼藝術家還要這樣做呢?也許是藉由作品,讓自己感受到不是單獨一個人,讓這樣漆黑痛苦的世界連通,因而獲得了救贖。(也許有人可以利用因為痛苦而產生的作品拍出網美照獲得自己的救贖吧?)

對我來說,她的作品細膩、脆弱但是充滿張力,現場有一種帶有悲傷且溫柔的氛圍將妳包覆起來,慢慢把觀者拉進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很像一杯Old-fashioned,在威士忌的強烈風味和苦澀中,嘗到意猶未盡甜味的雞尾酒。

其他碎碎念
關於預約制
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開啟了預約制的方式來觀展。預約制可以控制觀展人數,對我來說最有感的就是展覽的品質了,這次的觀展整體來說算是非常的滿意,但也遇到一個狀況就是,很多人預約不到而遷怒美術館不周全的措施,同時也提到可以參考像其他館的預約制度等等建議。自己再看到這樣的狀況有些心得想抒發一下:

沒有最好的措施,只能不斷調整
我自己待的單位之前開辦一個活動,開放遇過一個狀況,就是在報名當天,瞬間湧入超過系統平常瀏覽人數30倍的流量,而且這只是單純的親子活動,只因為遇到疫情關係就呈現這樣的狀況,何況是像北美館這樣知名的展覽。也就是說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很難估計系統的流量會是怎麼樣的呈現,目前看起來北美館的預約制已經跟搶演唱會門票的是一樣的道理了,這種狀況下根本快要追上駭客攻擊的等級了,大多數的系統絕對會當機,更何況是博物館這樣的單位。

再來是現實面的問題,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光是處理網路流量,就已經是公司等級的問題了,美術館本身是行政和策展單位,這類狀況未來處理起來應該是非常棘手而且無解的問題(當然如果要完美解決,會是一筆額外的開銷呢),後續北美館也努力加開預約場次,還有調整預約登記的制度,在危機處理上面已經算是有誠意了。

參考他館的預約制度
我的經驗是,這也是涉及到實際面的問題,尤其是成本以及人力上,如果沒有特別請一位承辦人專門處理預約這件事情,真的不建議參考他館更細心的服務,況且即使是這麼細心的舉動,因為參與人為的因素,更是難以讓大眾安心。另外就是北美館特別讓檔期可以延長,影響最大的就是作品的保險以及展出的費用。在這樣的狀況下,只能捉大放小,雖然會有很多罵聲,但能服務到更多的觀眾,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

參考資料:

  1. 【優人物】專訪塩田千春:絲線交織生與死,透視自我的當代藝術家
  2. 暗夜之光:塩田千春談創作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