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關係的細膩之處-《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讀書心得

關於內容

如果要以短短的幾句話來表達這本書,我想會是書中提到的這句話:以好奇的姿態,理解你的內在冰山,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而心得部分會分享與其他聯想到的內容一起,畢竟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關於這本書(以及這學派)的筆記和相關資料,像是最近作者與親子天下合作的課程前導直播,或是作者的專訪,這些資料會放在後方作為補充,就不太著重在這部分的分享,僅稍微帶到基本的說明就好。

關於薩提爾
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1916-1988)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大師之一,也是家族治療的先驅,一九七二年她出版《家庭如何塑造人》(People Making)一書,提過「冰山」一詞。薩提爾認為「問題的本身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而她的學生約翰‧貝曼博士,發現薩提爾女士的「對話」,非常有穿透力且具啟發性,並根據薩提爾對話脈絡,歸納並發展了冰山模式,此模式運用於與他人溝通,也運用於釐清自己。

冰山強大之處,在於透過對話來撞擊冰山,我們談話往往聚焦在事件的「對錯」,並非真正探索「人」。冰山呈現人隱喻的各部分,探索一個人的內在。而冰山的探索,有各種不同的方向,但要注意的是,探討模型不是要解決問題和說服人家,是覺察自己的冰山,與別人連結。

冰山理論(冰山的示意圖
該學派將人的外顯和內在分成七個層次,分別是行為、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其中只有七分之一看得見,僅有行為,還有外在因素的故事和事件;水平面的那一條線則是指應對姿態,也就是「求生存的姿態」。而水面下的七分之六*,卻藏在更深層次,那是人的內在。以下就只分享幾項我覺得特別的
*科普一下,實際上冰的密度約9.17g/cm3,海水約是1.025g/cm3,因此現實世界中,是1/9露出水面,這邊因為配合學派的七個層次所以才使用7這個數字(回想起唸書時真的有人拿心理學的東西做為物理考試的答案)

冰山的層次

  • 行為(包含事件、故事內容):最先看到一個人的模式,且你尚未介入對方的狀態。像是孩子破壞了東西,狗狗嘴巴叼著鳥兒這類的場景,都屬於這一層。
  • 應對姿態:如上述所說「求生存的姿態」,也就是如何與人應對,大概可以分成五種*,分別是指責、討好、超理性、打岔。
    • 指責:在乎自己和情境,卻忽略他人,總是用否定、命令來溝通,並不是表達自己
    • 討好:忽略自己,但在乎情境和他人,總是唯唯諾諾、以「好」、「答應」來溝通,並不是表達自己
    • 超理性:忽略自己和他人,只在乎情境,總是以爭辯、說理認為自己是對的,並不是表達自己
    • 打岔:忽略自己、情境和他人,總是用不溝通來溝通的方式應對
    • 一致性的姿態:最健康的姿態,在乎自己、情境和他人,懂得表達自己

*如果以排列組合來看,應該會有8種才對,我自己的想法是,剩下的組合其實已經納入列出來的應對姿態之中。

  • 感受:分成身體和心理。
    • 身體的感受,像是胃痛、手放鬆、腰緊繃、腳冰冷以及脖子痠等等,你可以感受到身體特定的部位目前的感覺
    • 心裡的感受:焦慮、難過、不安等等
  • 感受的感受:對身心的感受「產生評價」,可以想成是衍生出來的感受,像是愧疚、沮喪等等
  • 觀點:想法、信念、家庭規條等塑造成一個人的觀點,以書中的例子來說,如果家人告訴你「成績」比「認真」重要的話,就會變成深藏在心中的,引導你回應世界的隱藏觀點,並且控制你的內在

喜歡的部分

改善與自己的關係
就像航海王中偉大的航道,最終都會抵達拉乎德爾,而在冰山的探索上也是如此,以事件為基礎延伸到水平面下;或是以感受為基礎點延伸到其他層次,進行探索自己與對方的冰山。

探索冰山是引導個人覺知自我,並且內化的過程,如果只是將它作為一門技巧的話,就只會成為嘮嘮叨叨的大人罷了,我們常開玩笑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就阿嬤覺得你餓,有一種瘦,叫長輩怕你吃不 飽」……除了不允許表達你自己,同時也是掉入一致性外,其餘四種對應姿態罷了。所以先從自己試試看吧,畢竟進入自己的內心,是進入他人內在最快的路徑。

記憶深刻的點

好奇心取代指責、說教、給答案
很少人在理想的環境長大,每個生命的成長都有其特別之處,所以冰山的對話,並非說服人改變,而是以好奇的方式開啟話題,像是以中性的語句,李儒「特別」、「你是怎麼想的」來取代「奇怪」、「你在想什麼」這類型的文字。我想起前陣子聽到嘉義美術館的podcast,主持人的語句非常舒服,不會特別將對話引導到他想要聽的地方,而來賓也將自身的感受和感受的感受分享出來,這或許是一種冰山理論的日常樣貌。

有最好的姿態嗎?
書中僅提到一致性的姿態是「最健康的姿態」並不代表這是「最好的」姿態,要達到一致性的姿態,是需要覺察自己的姿態之後,並願意為自己的姿態負責,最終達到與自我的連結。而最好的姿態呢?書中說道:「一致是個選擇,但不是個規則」,這回到前面提到的,正因為每個人的狀態不一樣,我們要注重的地方,應該是如何呈現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如何對彼此的差異做出反應。所謂的「最好」,應該是讓人覺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一旦覺知「自己」,就能為自己負責任,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是為生命本身服務,就會是好的選擇。

簡單道理但難實行
先前ptt的貼文,讓我想到一件事:這陣子家人越來越常在家煎牛排,也會聊烹調的方法,但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就是每次吃家人做的牛排,切面都會是灰色的,後來才知道對於他們來說,將肉烹調至這樣的狀態,才是可以吃的。回到網友提到的:「一直回溯過去釋懷過去與自己和解,但當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然後觀點和感受還是用引導的方式帶領到另外一方想要的方向走」這類的問題時,我會好奇他的內心狀態是如何?因為當自己有一套處理事情的SOP時,我們會下意識地進入「找答案」的狀態,也就是當我們知道某樣知識或技術之後,中間的因果關係就會照著自己的想法(亦或是不去想),並用來完成或解決某件事情。
只是關於心理相關的事情,會需要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感受,而且許多都是體驗式的經驗,就像上一篇提到的,需要不斷反覆嘗試和練習,但更重要的,應該是你相不相信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到你,所以書中許多案例的結尾,多以「你想要改變嗎?」、「我會陪你」這樣做結尾。

是否推薦

有人說過,要調整自己的觀念,大約需要你活到目前歲數的一半的時間。老實說,不太可能看完這本書之後就能夠讓這些觀點融入自己的生活姿態中,但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還是很有幫助的。只是對於像我這樣願意相信這些理論,但還不熟悉薩提爾學派的人,看完這段直播的分享,仍是抱有懷疑的態度(畢竟我沒辦法進去那個狀態),更何況是會提出質疑的人了。

個人推薦這本書,但認為僅能以此書做為入門,如果要進一步運用在生活中,要先試著去相信他,並多涉獵相關的活動,例如參加書中提到的工作坊,以及反覆將所學的知識實際運用在對話中,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體悟。

那最後以書中的一段話做結尾吧!

我常常覺得,人類痛苦的一個源頭,是自己對自己的謊言。但這個謊言大多不是故意的,是為了生存而發展,在過往的負面經驗中,由我們的心智創造出來。 人類的思維、感官在一個慣性裡運作,很難真實接觸「自己」,冰山的探索正是幫助自己與他人,覺知與重新接觸自己,並且重新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起責任,而不是當一個受害者,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延伸閱讀

購書連結